铁丝网上的小花

-文章曾发布于蓝袋鼠-


在山姆店看到这本《铁丝网上的小花》,觉得喜欢就买下了。
这本书不是童话,它更像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朴素写实的画面,像是电影蒙太奇的一幅幅定格,让我回忆起以往所看过的许多二战时期的电影画面。封面上那个德国小女孩—罗斯.布兰奇撩开窗纱,凝视着窗外,眼神中充溢着惊讶和疑惑,或许还有一丝的恐惧。孩子眼中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1、罗斯眼中的世界发生了变化。

  罗斯.布兰奇的生活因为狂热的战争而改变了。
小镇上的许多年轻男人都穿上了士兵的军装,坐上卡车,即将奔赴战场,罗斯和母亲也在送别的人群中。在大片的以士兵的服装为基调的暗绿色块中,几小片红色跃然地跳出,不由自主地吸引你目光的关注:那是市民手里挥舞着的纳粹旗帜。画面最前面的小女孩罗斯,手里也拿着一面小旗帜,正挥手道别呢。汽车上或许有她的亲人,是爸爸?还是叔叔?我们不得而知。只看到罗斯头上扎着的蝴蝶结在灰暗的天空中绽放着和纳粹旗帜一样艳丽的红色。这是作者的寓意吗?纳粹将人们引向战争和死亡,而罗斯的蝴蝶结可是一个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和向往啊。


2、在纳粹狂热的裹挟中,战争开始了。
这个已往静谧的德国小镇再无往日的安宁了。经常有装满士兵的卡车、装甲车,还有摩托车在狭窄的街道上穿行,发出轰隆隆的巨响,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柴油味道。小女孩罗斯有时也会想:这些不认识的士兵家在哪里?这些汽车都开到哪里去了?他们要去很远的地方吗?除此之外,她如往常一样地上学和放学,系着她那漂亮艳丽的蝴蝶节。直到有一天在去上学的路上,她偶然目睹了瞬间发生的一幕:一辆汽车里跳下来一个男孩,撒腿就跑,被迎面而来的镇长抓住后交给了士兵。可怜的男孩满脸的无助和悲伤,在冬季的寒风中瑟瑟发抖,乖乖地举着双手,被士兵重新押进了车里。在车门关上的一刹那,罗斯看到了车里装满着拥挤的人群。作者隐去了此刻小女孩的表情,只看到画面中的她不由自主地用手捂住了嘴巴,你尽可以想象这一幕抓逃的的场景给小罗斯善良纯真的内心所带来的震撼、疑惑和不安:这个孩子是谁?士兵为什么要抓他?他们要把他带到哪里去呢?……


3、试图逃跑的犹太小男孩。


4、小男孩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5、眼前发生的一切让善良的小罗斯惊恐万状。

  小女孩罗斯不知道为什么要有战争,不明白打仗为什么要关押和自己一般大小的孩子。她只是觉得那个小男孩太可怜了,他应该去上学,应该像她一样和妈妈在一起。强烈的同情心和好奇心驱使着小罗斯飞快地迈动着双腿,紧跟着载有小男孩的那辆汽车,一路飞奔到郊外,到了她从未来过的旷野。小罗斯忘记了恐惧,忘记了奔跑的劳累,沿着汽车轧出的轨迹,她终于在树林的开阔处发现了被电网拦住的一片低矮的木屋,木屋外站着许多穿着囚服、身体瘦弱、目光哀伤而呆滞的孩子……
  小女孩久久地站在那里,肯定是被眼前的情景给惊呆了!她和那些孩子们彼此互相探寻和张望,铁丝网将他们分隔成了两个世界。单纯的童心很快就放松了戒备,小女孩从铁丝网的缝隙里递过去仅剩的一块面包。她双眸清澈,满含同情和怜爱,她头上鲜红的蝴蝶结,在寒风里摆动着,似天使的翅膀一般。那些饱受恐惧、饥饿、病痛和思念的孩子们,他们的内心那一刻也许产生了一丝希望或幻觉:这个小女孩是上帝派来拯救我们的天使吗?


6、铁丝网里的孩子们。


7、罗斯.布兰奇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吗?
  扎着蝴蝶结的小天使无法解救出被囚禁的犹太孩子们,她只能在妈妈疑惑的眼光里尽可能多地从家里带出食物。她一趟又一趟地跑到荒郊野外,寻找隐藏在树林里的那排木屋。可以想象铁丝网内的孩子们见到她时的眼光和神情,那些倍受折磨瘦骨嶙峋的孩子们,小女孩罗斯带来的每一片面包、每一个苹果,俨然已是他们生命的希望啊。
  罗斯不知道未来如何,她只是无法舍弃那些铁丝网内的孩子,她以为她可以这样一直地去看望他们,帮助他们。冬天过去了,直到一个大雾的早晨,罗斯背着装满食物的书包和以往一样充满向往地来到这片木屋,而眼前的一切却让她不知所措:铁丝网被剪开了,木屋也被拆掉了,孩子们也不见踪影。罗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她十分焦急和担心:那些孩子怎么样,他们都到哪儿去了?呆呆站着的小女孩,没有发现大雾里影影绰绰的端着枪的士兵,只听到砰地一声,响声由远而近地传来,罗斯手里的紫色的小花挂在了铁丝网上……那一天,罗斯没有带那个漂亮的红色的蝴蝶结,天使的翅膀折断了。


8、罗斯手中的紫色小花挂在了铁丝网上。

                    二
  买来这本书是我自己喜欢,没想到马上给黑妞看。觉得这个故事很难给她讲明白,两岁半的黑妞怎会懂得纳粹、知晓战争呢?她也不会有兴趣,等她大了再说吧。
  黑妞是无意之中将我藏起来的这本《铁丝网上的小花》找出来的,她显然知道这是她以前没有看过的书,拿起书就冲着我走过来:“妈妈讲,妈妈讲。”无奈之下只有遵命。我照本宣科地给她往下读,一页一页地翻看,没想到黑妞被画面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所吸引,一直到我讲完,她似乎还意犹未尽的样子,却也没有给我提出什么难题。
  接下来的几天就让我不胜其烦了,书的名字她早已记住了,张口就来:“妈妈,你给我讲《铁丝网上的小花》,我要看《铁丝网上的小花》”,只好一遍一遍地再讲。每次她都瞪着一双小眼睛,在画面上搜寻着新的发现和问题:妈妈,这个镇长坏,他为什么要抓我们小孩子?她已经将自己和书中的小男孩归为一类,并表现出了很强的同情心。后来又一次看到小男孩逃跑被抓的画面,黑妞突然就站起来了,跑到玩具箱那儿拿起她的玩具枪对着画面中的士兵和镇长乒乓乓乓地一阵乱打,似乎不如此不足以平复其心中的愤怒。黑妞的反应着实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9、黑妞要打那些抓小孩的坏人。

  读了一些绘画书以后,黑妞慢慢养成了仔细观察的习惯,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两岁半的黑妞竟然给了我一个重要的提示。有一回读到小女孩罗斯最后一次来到树林里的那排小木屋,黑妞盯着画面,忽然就对我说:“妈妈,罗斯没有带蝴蝶结。”确实如此,罗斯头上的蝴蝶结艳丽眩目,贯穿始终,为何在最后没有带呢?黑妞的话提醒我注意到这个细节,我猜想作者可能以此隐藏的寓意:罗斯.布兰奇短暂的生命将遭遇扼杀而夭折!在绘图书里浸染已久的黑妞已让我刮目相看,所有的孩子都有可能成为父母的老师。
  黑妞丝毫不会掩饰她的好恶。她是那么的喜欢罗斯,也很同情那个可怜的小男孩,最讨厌的就是胖镇长了。在讲到小女孩遭到士兵枪杀时,为了抚慰其幼小的心灵,我指着最后一幅画面上盛开着的番红花,告诉她:“罗斯姐姐被士兵打死了,她变成了这朵小红花,她的妈妈想她了,就会来这里看她呢。”黑妞记住了我的话,也乐于相信。再看到这里的时候,她总怕我忘记似的,指着画面上的那朵红花对我嚷嚷着:“妈妈,罗斯在这儿呢,罗斯在这儿呢!”


9、我告诉黑妞罗斯姐姐变成了小红花!

  生命如斯。那挂在铁丝网上的小花已经枯萎了,而一切善良勇敢,具有爱心和同情心,乐于助人的心灵和生命,如春天里满山遍野的番红花一样艳丽地绽放,永远都不会消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