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普通的广东高考考生的家长,陪着孩子走过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和高考的三日奋战,已是百般滋味涌上心头。而此时此刻,我最大的渴望,是向我景仰的掌握众多考生命运的广东考试院,向高居其中的各位专家和考官们试问一句:可否倾听一位普通家长关于高考的一点儿感受?
因为孩子是2008年高考,从近两年起就开始关注广东考试院的一举一动,认真理解和适应考试院的任何有关考生的政策变化。考试院2007年的最大的改革是取消了标准分计分制,开始重新回到以实际卷面计分的原始分。作为家长,我们有理由充分相信广东考试院的专业能力,而此项举措的优劣,相信众多专家们早已有所考证并会有充分的应对。而让众人始料不及的是,这一改革举措却直接引发了2007年关于高考的一场不小的风波。时隔一年,广东相关的考生和家长依然是记忆犹新。
广东高考实行的是3+X+综合的方式。文科考生,X科可在政治、历史、地理等几个科目中任选一门;理科考生则可以选择物理、化学、或生物。在2007年之前的数年中间,广东高考一直实行的是标准计分制。标准分是指通过原始分转化而得到的一种地位量数,它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位置。因此,无论试题或难或易,无论整体原始分偏高或偏低,整体标准分都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实行标准计分的时候,即使你选考的是不同的X科目,即使这些X科目的考题难易程度不均衡,但换算成标准分以后,这种差异就会消失。因而在之前数年的高考中,从未有因为选考科目的难易不同而引起考生和家长的责难。
以上所述道理,面对云集众多考试命题专家的广东考试院,自然是班门弄斧。而让我等非专家的普通民众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让人无比景仰的广东考生院,为何在2007年推出以原始分记分的改革举措后,却没有考虑到因此将引发的连锁反应?那就是在原始记分的情况下,一定要仔细权衡不同X科目考题的难易程度,使之差别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惟有如此才能保证选择不同考试科目的学生,不会因为考试科目的难度差别很大而引起原始总分的巨大差别,进而保证高考的公平竞争和考生的合法权益。
再看2007年及2008年广东高考的相关事实如何。
2007理科的三门X科考题的题目,出现了严重的难易不均:化学相对简单,生物和物理难度则很大。化学的考生步出考场是喜笑颜开,生物、物理的考生则众多的是垂头丧气!造成的结果是显而易见:化学容易,整科平均分就会高,总分自然高;而生物和物理难度大,考生的平均得分低,总分自然也低。而所有理科的考生是统一的是一个录取的分数线,试卷难度大的考生自然吃亏。所以发生了生物、物理考生的家长集体请愿要求予以合理解决的事件。
去年的风波是如何解决的我等不得而知。让人大跌眼镜的是,2008年广东考试院的高考命题又发生了去年相似的一幕,不同的是X科目出现调换:物理很容易,化学则普遍反映很难,绝大部分的考生根本不能做完试题。根据媒体报道:在深圳高级中学的考场,选考化学的考生们抱头痛哭,相信其它考场也不乏类似的场景。广东考试院自然不会为选考化学的考生另设一个录取分数线,而结果则是显而易见,不公平再次在高考中理所当然地发生!
女儿和同学的儿子都是今年高考,一个是选考化学,一个是选考物理。两个孩子的成绩都不错,均在市重点中学的重点班。而考完X科目以后两个孩子的反应截然不同:朋友的孩子说物理太简单,简直出乎意料。考题难度没有适当的梯度,考不出学生应有的水平,特别是对物理成绩好的学生而言,在分数上和其他人也拉不开距离。而我的孩子在进考场前是信心满满,考完化学后是则是青面而出。原来考试难度超出预想,虽然都会做,但计算繁琐,还要求书写步骤和过程,很耽误时间,以至于最后两题会做却没有时间了。女儿考完化学后非常沮丧,后来了解了绝大多数的同学也有相似的感觉后才稍有安慰。
无论如何,今年的高考已经过去,而明年的考试依然会继续。让人忧虑的是,广东考试院的专家们照样还会如此命题吗?请问高考的命题是怎样的一个机制?怎样的一个步骤?如何保证命题的科学和严谨?如何形成一个有效的回馈和监督的机制?有没有一个严肃的问责制度来确保高考的公平性和严肃性?为什么会再一再二地出现让考生、家长及老师们感到痛心疾首的事情?难道考试院不是一个为民服务的机构?决定数万考生命运的高考能如儿戏一般随时变化吗?题目的难易程度如钟摆一样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各个选考科目的难度则是轮流坐庄,去年你难,今年我上。如此这般,让我们如何看待广东考试院,让我们如何去信任你们?
这正是:
一年一度高考路,几多欢笑几多忧?翻云覆雨考试院,唯有考生泪长流!
后记:2008年的高考终于过去了,或有高兴,或有不满,或有愤怒,而这一页却是翻过去了。非常感谢蓝袋鼠的网友们带来的一份份温馨的祝福,给了孩子莫大的鼓励和支持。代表女儿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愿寒窗苦读的孩子们都能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