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按照那个原则,关于书的推荐,只说熟悉的,只说自己有深刻感受的。
说起和这本书的缘分,应该始于十九年前,当时我和老公在一间十三平米的小屋里开始了养育女儿的忙碌生活。有同事推荐了这本书,只记得是日本人写的,并照本宣科进行育儿。还记得当时用温度计给女儿量洗澡水的温度,书上要求是38度左右,我俩十分认真地照办,拿着温度计辛苦工作的模样被同楼的一位快嘴邻居看到,她像看到稀罕物似的在我们居住的5号楼内大肆宣扬(呵呵,那个年代这个行为还不多),结果还引来不少的嘲讽,成为当时邻居的笑谈。后来女儿渐渐长大,我们也几经迁徙,这本书也就不知去向了。
再见到这本书是在黑妞出世以后,我去深圳书城去给她买书。黑妞的书我没见到有什么合适的,到是一眼看到了这本鲜红书皮的《育儿百科》,翻翻觉得不错,再看看作者的介绍,忽然就记得了这不就是我以前的那本育儿书吗?只不过过了十几年,模样变了,成了厚厚重重的一本书,而且是不再更改的定本了,赶紧收回一册吧。
说实在的,十几年前与这本育儿百科的首次相遇,我只留下了关于温度计量水的记忆。而第二次的再见,我才有心安静地仔细地看了这本书,觉得自己这一次才真正地体会了这本书的精髓所在,也真正地有所收获,把黑妞培养成了健康结实的孩子,成了幼儿园的全勤宝宝。这一点让我略有成就感,这本育儿宝典也是当之无愧的功臣之一。
我向身边好多有孩子的朋友推荐过这本书,其中一位朋友的评价我觉得最为贴切: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在与你对话,他循循善诱,细致入微,他告诉你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让你不用担心,不用害怕,让你感觉心中顿时有了方寸。的确如此,这本书的特点是细致,按每个年龄段把养育孩子所能遇到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喂养、日常生病、异常情况等种种,分门别类的加以阐述,读者可按孩子的年龄段很快地查到所需的资料。更重要的一点是,他在书中贯穿始终的育儿观,那就是顺其自然,接受大自然的锻炼,不要随便给幼儿吃药,要相信和锻炼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对不同孩子的个体差异,家长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盲目攀比。作者的这些观点,在他亲和平易的语气中我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而且身体力行地实践了,并且多次证明了他的观点的正确性,让人不得不心服口服。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依循这本书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有一次,黑妞发烧了,我觉得没什么事情,保姆照样带她出去玩儿了,过一会儿我下楼去看看,碰到一位邻居婆婆,她问我:“你是黑妞的妈妈呀?孩子发烧了怎么不带她去医院呢?”搞得我很尴尬,好像我是后妈似的。其实我早已看过书,心中有数。后来黑妞身上出了一些红的疹子,验证了书上的判断——幼儿急诊。这种情况让孩子退烧还不好,发烧反而有利于让疹子出来。
还有一次黑妞发烧,烧到第三天的时候,正好是星期天,他爹也在家,我认为不需要去医院,他爹急了对我大发脾气,为了避免吵架就带她去了附近的社区医院,量了体温开了点儿药,等折腾回来后,黑妞的烧也退得差不多了,一般的感冒,发烧也就三天就会退烧了,从医院开的药一点儿也没吃后来也就扔了。本书里关于孩子发烧了怎么办,反复谈了许多,这也是父母最纠结的地方:去医院吗?吃退烧药吗?半夜发烧了要去看急诊吗?作者在书中反复阐述,娓娓道来,亲切自然,让你觉得有理有据可依可信。
还有印象很深的一次,黑妞大概是两岁左右,一个早晨醒来,喝完一瓶牛奶后没几分钟,突然就井喷似的将奶水吐了出来,然后软绵绵地躺在那儿,一点儿精神都没有,眼睛都不愿睁。我和她爹都害怕了,特别是他爹催我马上去带孩子去医院。我一边答应,一边将枕边的育儿宝典拿出来,翻到那个年龄阶段的异常情况的章节,发现了“自体中毒”这一症状和黑妞的非常相似,医生们也都说不上来是怎么回事,就起了一个自体中毒的名称,原因可能是孩子头天玩得太累了,身体就有所反应。看了以后我心中有数了,就按书上建议的方法让黑妞趟在床上休息,小家伙一觉睡到了中午,精神也缓过来了,中午吃了饭,又是活蹦乱跳的一个小人了。
总而言之,这本书它涵盖孩子的孕育、喂养、保健等各个方面,科学细致,深入简出,自然亲切,易于接受。在依据它养育黑妞的实践过程中,也让我切身体会到了它的好处。事实证明的确是一本养育孩子的宝典之作,是绝对值得收藏的一本好书,是值得推荐和人分享的一本书,是值得赠送友人的一本好书。

1、我的这本《育儿百科》

2、关于自体中毒症的章节
书名:育儿百科
作者:松田道雄
翻译:王少丽主译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价格:49元
适宜年龄:成人。准父母和正式的父母群,以及爷爷奶奶和外婆外公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