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姿态

-文章曾发布于蓝袋鼠-


黑妞的好朋友送给黑妞一本笑话书,我还没来得及给她讲,看她很有兴趣的样子。带她去山姆店,坐在车后面的她喋喋不休:“妈妈,我给你讲一个笑话吧。”一个个可笑或不可笑的笑话开始鱼贯入耳,并伴随着黑妞自己颇有节奏的咯咯傻笑。偶一回头,看到捧着笑话书十分投入的黑妞,心中忽地一惊:嘿,我家黑妞会认字了?认这么“多”字了?可以自己“读”书了?
可以读笑话的黑妞时有六岁两个月。


1、这本《笑话故事》是黑妞文字阅读的开始

朋友的孩子中,有两个是早慧的。
一个是女孩彤,比黑妞还小两个月,她妈妈是我多年的好朋友。前年十月份一起去九寨沟的时候,彤彤在机场看到什么告示牌通知牌张口就念。虽然之前早知道朋友的女儿酷爱读书认字很多,但彤彤的表现还是让我有些吃惊,莫非这就是天才?再看我家大字不识几个的黑妞难免有点儿脸红。朋友告诉我,她的办法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用闪卡的方式教她认字,培养孩子对汉字的敏感,而且每天坚持不懈。还的确有效,后来彤彤的表现是对文字有特别的兴趣,每次上街看到认识的字就读出来,不认识的也愿意学。很快,四岁多的小小人儿,就能捧着厚厚的书在专注地阅读了。看到小彤彤如此阅读姿态的,无不惊叹。
前不久朋友又告诉我,彤彤对她买的一套哲学的书很有兴趣,从书架里翻了出来,非要看不行。只能感叹,这样如此热爱阅读聪明早慧的孩子,小脑袋里都在想些什么,我们这些平凡智力的人是无法理解了。
另一个早慧的孩子,是同学的儿子棒棒,比黑妞大两个月。来我家玩儿,小男孩儿聪明可爱招人喜欢,和黑妞玩得也是不亦乐乎,未见异常。只是孩子妈妈不经意地随口一说,我才知道这孩子都可以读《水浒》了!又是大吃一惊!怎么现在的孩子都这么聪明?六岁的孩子都可以读《水浒》,惭愧啊,我到现在也没认真读过呢。虽然心中对小孩子读《水浒》是否合适稍有存疑,但孩子对阅读的喜爱和阅读的能力,却是不容丝毫怀疑的。

应该承认,孩子跟孩子是不一样的。彤彤读哲学,棒棒读水浒,这也许就是天才孩子不同寻常的阅读姿态吧!


2、游九寨沟时的黑妞和彤彤


我也曾经想亡羊补牢,在墙上贴了汉字的卡片,想让黑妞早认字多认字,但效果甚微。首先我做不到象彤彤妈妈那样的持之以恒,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她认字。单纯教孩子认字我觉得很无趣,我觉得用这时间陪孩子读书更有意思。如此以来我难免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黑妞又无甚兴趣配合,效果可想而知了。第二是动力不足。从内心来讲,我又时常怀疑,觉得有必要那么早让孩子认字吗?早晚还不都是会认字,晚就晚点儿顺其自然吧。教黑妞认字的计划,总共坚持了不到十天,就宣告流产了。爱认不认吧!那些被我心血来潮贴在墙上的汉字卡片,很快被风一吹,稀稀落落不剩几个了。黑妞认字就如此草草收场了。
虽心有不甘,我还是得承认,我是个普通的妈妈,黑妞是个普通的孩子。


3、贴在门上依然还在的文字卡


普通的黑妞不喜欢认字,她读不了水浒,也不懂哲学,但黑妞一样可以热爱阅读,一样可以体会着阅读的喜怒哀乐,当然以黑妞的视角、黑妞的方式、黑妞的姿态。

最初开始为黑妞读书的时候,她挺热衷于表演故事中的场景。
最早淘到家里的那套佐佐木洋子的噼里啪啦丛书,那一段时间真是黑妞的最爱,我们一起表演《草莓点心》的场景,至今仍记忆犹新。黑妞扮去买草莓的小河马,我演小猪,小姐姐当小老鼠。我们三个相伴去买草莓,把客厅地板当作草地,仰面躺在“草地”上,“小河马”黑妞口中振振有词:“草地,草地,草地是广阔的,广阔的是天空。“天上有云彩,云彩是白色的。”“白色的砂糖,砂糖是甜的,甜的是点心,草莓点心。”“哇,差点儿忘了买草莓!”“小河马”一跃而起,奔向水果店…….如此简单的情节,如此简单的台词,看着乐此不彼的黑妞,我在想,这就是孩子的快乐,简单的快乐。
《白雪公主》是黑妞最喜欢听也最喜欢表演的一个故事。
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在家里扮演,后来偶然的一个机会,“舞台”又挪到了小花园里。黑妞扮演白雪公主,其他的角色都由我一人独担。在小花园里的滑滑梯旁,有许多的小朋友在玩耍,我娘俩如入无人之境,卖力地扮演各自的角色。很快,“白雪公主”被后妈毒死了,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白雪公主”,吸引不少小朋友的注意,我在一旁继续绘声绘色地演绎着台词,延伸着剧情。“阿姨,她这么了?”有小朋友关心躺在地上的黑妞。又一个小朋友很疑惑地问:“阿姨,你们在干什么?”呵呵,告诉他们我们在表演《白雪公主》啊!孩子们似乎一下子恍然大悟,马上就有人要演王子,黑妞选择了好朋友豪豪扮她的王子,豪豪开心极了,很快加入了我们的表演……最后一幕:王子和公主手牵手离开了。我补上最后的旁白:他们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
“角色扮演”,让孩子饶有兴趣地进入书中的世界。


4、当年黑妞最爱表演的《草莓点心》


因为不认字,黑妞听得还格外认真。
家里有一套《西游记》的连环画,尝试给她读了一本,很喜欢,结果一段时间里天天要读《西游记》。某一天爸爸给她读,读到某处,黑妞大叫,“错了。”爸爸愕然,照本宣科我还怎么错了?后来发现的确是自己读错了一个音。黑妞并不认字,而是平常听的多了,连环画上的台词全都已经背下来了,即使爸爸读错了一个字,她也能听得出和平常不一样,也要一丝不苟地纠正过来。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不止一次,想想有趣,不认字的的黑妞还可以为爸爸纠正读音。
不读字的孩子,都很喜欢“读”图。那么多经典的绘本,在色彩、构图、创意、细节等各方面都颇具匠心,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滋养着孩子们的眼睛和心灵,培养着他们艺术的美感,还不由自主地引导父母一起走进“画”的世界。给黑妞读书的我注意力时常在文字上,而读图的黑妞总是把她在图上的发现与我分享,不时地给我惊讶和惊喜,让我不得不感叹孩子独特的观察力。
依然记得当年给她读《铁丝网上的小花》的情景, 一遍又一遍,听得不厌其烦,还问题多多。“妈妈,这些人为什么要抓我们小孩子?”“这个小花儿是罗斯变的吗?”当时刚刚两岁半的黑妞的阅读能力第一次让我刮目相看:有一回读到“小女孩罗斯最后一次来到树林里的那排小木屋”,黑妞盯着画面,忽然就对我说:“妈妈,罗斯没有带蝴蝶结。”确实如此,罗斯头上的蝴蝶结艳丽眩目,贯穿始终,为何在最后没有带呢?黑妞的话提醒我才注意到这个细节,让我体会到作者可能以此隐藏的寓意:罗斯.布兰奇短暂的生命将遭遇扼杀而夭折!不认字的黑妞,通过“读”图,可以观察到大人有可能忽略的细节,一样可以成为父母小老师。


5、黑妞读图——罗斯没有带蝴蝶结


一直以来,黑妞喜欢画画,而且画画的内容有不少是来自于她曾经阅读的图书中。或许可以这样说:阅读给了她灵感?由读而画,这又是一种延伸的阅读姿态吧!
《西顿动物记》是黑妞最爱看的一套书,书里不仅故事扣人心弦,文字流畅优美,其中的插图也清新淡雅,过目难忘。几乎每页都有的插图,与文字的配合堪称完美,真的具有让读者全神贯注欲罢不能的魅力,是非常适合给孩子看的一套书。黑妞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是四岁半,当时想着应该给她找文字多一些的书来看,偶尔在书店就看到了这本韩国人改编的《西顿动物记》,毫不犹豫地就拿下了。黑妞果然对此书是爱不释手,要求我读了多遍,她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沉醉其中。有时黑妞也自己单独翻看,因为不认字,当然都是在看书中的插图,一样地很仔细,很认真。后来没多久,黑妞就有感而发,“创作”了关于《西顿动物记》中动物的几幅画,不到五岁的黑妞,以稚嫩的笔触,却充满真挚的情感,画出了自己的“红颈环”,画出了自己的“豁耳兔”……
今年的暑假,黑妞忽然就迷上了“抄”画,“妈妈,我想抄这幅画。”“妈妈,你看我这幅画抄得怎么样?”小家伙趴在桌上,眼前竖着一本她自己选的图画书,对准其中感兴趣的某一页开 “抄”,一“抄”就是半天,那叫一个专注。一个“抄”字总是在我耳边转悠,我听着不怎么顺耳,扮作专业地告诉黑妞,那不叫抄,叫“临摹”,孩子!可黑妞硬是把我所说的专业术语未当回事,依然是照“抄”不误!


5、来自《西顿动物记》的“红颈环”


7、《西顿动物记》之“田野主人豁豁耳”


8、《法布尔昆虫记》之甲虫


9、黑妞的“神马”


10、取自《小兔彼得和他的朋友们》之狐狸

孩子的变化,是在不知不觉当中的。
就是那么一天,偶然发现黑妞可以读“笑话书”了,我才知道她已经认识不少字了。
应该是从那以后,黑妞自己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多了。
到了今年暑假,这个变化越来越明显,黑妞趋近于独立阅读的姿态了。
那个整天嚷嚷着要求妈妈讲故事的小女孩儿似乎一下子就长大了,六岁半的黑妞现在更多的是自己走到书架前,翻找着自己感兴趣的书。那些过去给她读过的书,基本上都重新拿出来过,不同的是这一次不需要妈妈了,小姑娘要自力更生享受阅读了!
“妈妈,我的《夏洛的网》呢,我找不到了!”
“在书架的第二层。”
“没有啊,你快来帮我啊。”
“哦,对不起,妈妈说错了,在第三层。给你吧,你怎么忽然想起夏洛了?”
“没怎么,就是想起来了。”
黑妞捧着《夏洛的网》,未似以前那样央求我给她读,而是倚在床边自己翻开了书,很快进入了夏洛的世界。
六岁半的黑妞喜欢自己捧着一本书阅读了,如此的安静,如此的专注。
这一刻的黑妞,或喜或乐或哀或怒,只是沉醉于书中。
我迷恋女儿读书的样子,我迷恋她阅读的姿态。


11、2011暑假——阅读中的黑妞

分享到